


您當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(wǎng) > 曹縣 > 正文
作者: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5-10-15 10:00
中國菏澤網(wǎng)消息(通訊員 苑俊秀)近日,曹縣大集鎮(zhèn)姚集小學六年級師生開展了一場以“漢服為媒,文化為魂”為主題的實踐活動。他們走進當?shù)亍按┰酱筇啤睗h服文化體驗基地,沉浸式感受中華傳統(tǒng)服飾的魅力與內涵。
清晨,學生們滿懷好奇與期待,整齊列隊出發(fā)。位于大集鎮(zhèn)的“穿越大唐”漢服基地,是一座集展示、體驗與文化傳播于一體的綜合性場館。一進展廳,學生們瞬間被吸引:上千款不同朝代、形制各異的漢服整齊陳列,從曲裾深衣到唐制齊胸,從宋制褙子到明制馬面,色彩斑斕、紋樣精美,宛如一幅流動的華夏衣冠史卷。
在老師的引導下,學生們首先了解了漢服的基本形制與歷史演變?!皾h服并非單指漢代服飾,而是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服飾的統(tǒng)稱,其背后蘊藏著禮儀之邦的文明密碼。”老師指著一件唐代襦裙講解,“例如唐代服飾開放華麗,宋代崇尚簡約淡雅,每一處細節(jié)都反映著時代的精神風貌。”
隨后進入最令人期待的試穿環(huán)節(jié)。孩子們在工作人員的協(xié)助下,小心翼翼地換上心儀的漢服:男孩們身著圓領袍,頭戴幞頭,儼然謙謙學子;女孩穿上繡花襦裙,系上披帛,宛若古畫中走出的少女。六年級學生孟雨彤輕撫衣袖上的雀鳥刺繡,興奮地說:“以前只在電視劇里見過這樣的衣服,今天親自穿上才發(fā)現(xiàn),漢服不僅美麗,更透著一種端莊的氣質!”
活動中,學生們還模仿古人行揖禮、拱手禮,體驗“衣冠上國”的舉止風范。身著不同朝代服飾的孩子們三五成群,交流討論,歡聲笑語中,歷史仿佛變得觸手可及。
“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實踐體驗,讓文化自信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(fā)芽,”姚集小學負責人表示,“漢服是外在載體,內核是讓學生理解中華文化的包容性與延續(xù)性?!睋?jù)悉,該校每年定期組織傳統(tǒng)文化實踐活動,除漢服體驗外,還涵蓋書法、剪紙、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習俗等內容,已形成系統(tǒng)的文化育人體系。
曹縣作為全國著名的漢服生產(chǎn)基地,近年來積極推動漢服文化與教育、旅游產(chǎn)業(yè)深度融合。“穿越大唐”基地負責人介紹,目前已與多所學校建立合作,旨在讓漢服從“穿得起”走向“懂得穿”,使年輕一代成為傳統(tǒng)文化傳承的創(chuàng)新力量。
活動結束時,許多學生仍不舍得脫下漢服。身著宋制長衫的男生李明軒說:“我想回家查閱資料,了解宋朝人平時還穿什么服裝!”這一刻,穿越千年的不僅是一件衣裳,更是一脈對文化尋根的渴望。
衣冠載道,文脈綿長。這場看似簡單的漢服體驗,實則是傳統(tǒng)文化與當代教育的生動交融。當孩子們寬袖輕拂、衣帶當風,中華文明的星河已在他們眼中悄然點亮。
人民網(wǎng) 新華網(wǎng) 央視網(wǎng) 中國網(wǎng) 光明網(wǎng) 中國日報 中青網(wǎng) 求是網(wǎng) 山東網(wǎng) 魯網(wǎng)
菏澤市政府網(wǎng) 菏澤文明網(wǎng) 菏澤市紀檢監(jiān)察網(wǎng) 燈塔-菏澤黨建網(wǎng) 菏澤長安網(wǎng) 菏澤廣電網(wǎng) 菏澤市教育和體育局 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(guī)劃局
中國徐州網(wǎng) 連網(wǎng) 鹽城新聞網(wǎng) 宿遷網(wǎng) 中國淮安網(wǎng) 蚌埠新聞網(wǎng) 阜陽新聞網(wǎng) 淮北新聞網(wǎng) 拂曉新聞網(wǎng) 中國亳州網(wǎng)
舜網(wǎng) 青報網(wǎng) 聊城新聞網(wǎng) 德州新聞網(wǎng) 濱州網(wǎng) 東營網(wǎng) 水母網(wǎng) 中華泰山網(wǎng) 東方圣城網(wǎng) 瑯琊新聞網(wǎng)
魯公網(wǎng)安備 37172902372011號